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學生晨讀《人間福報》。 圖/新湖國中提供
圖說:七年級班導師王昱茹引領學生讀報。 圖/新湖國中提供
圖說:學生靜心晨讀。 圖/新湖國中提供
圖說:退休老師柯秀美帶領學生讀報。 圖/新湖國中提供〔三好校園〕新湖總舖師大賽 學習珍惜與感恩
2024-11-12
新竹縣新湖國中連續14年舉辦「總舖師大賽」,藉由烹飪比賽培養學生珍惜食物、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情;學校特色課程「新湖騎跡」,以騎單車來鍛鍊學生的體魄、與地方各行各業對話,並透過閱讀《人間福報》建立正確的價值觀。
校長張君豪表示,隨著社會的快速變遷與全球化影響,教育已不再侷限於課本知識的傳授,品德教育和國際視野的培養益形重要。為了讓學生懂得「知福惜福、愛惜食物」,學校自14年前起舉辦「總舖師大賽」,學生比手藝,也學習感恩。
張君豪指出,這項別開生面的活動,最初是希望學生利用營養午餐有限的預算與食材,親手烹飪出美味佳餚,從活動中體會「誰知盤中飧、粒粒皆辛苦」的涵意,學習凡事應懂得珍惜與感恩。
參賽學生必須透過團隊合作,在90分鐘內完成4道色、香、味俱全的美食,以有限的預算,做出好吃、營養又不浪費任何食材的一餐,除了注重菜色、口味及烹飪環境的整潔外,還要進行解說及接受評審提問,才能爭取到最高榮譽。
學校另一項特色課程「新湖騎跡」,透過騎單車來認識地方、學習維修技能、採訪技巧等。學生在出發前,必須通過單車路考測試,再由學校教師傳授單車維修技巧、小隊路騎應注意事項,還要學習採訪技巧、問話禮貌等功課,才能與地方良好互動。
張君豪表示,「新湖騎跡」活動,學生騎單車從學校出發,經信勢國小、新湖國小到湖口老街,沿途有4公里的長爬坡路段,對學生的體力、耐力是一大考驗,所幸沿途有美麗的茶園風光,學生也可以順道採訪茶農。
他說,今年途經信勢國小時,受到信勢國小校長曾德鴻熱情接待,曾校長還分享自己改裝單車的經驗,讓學生獲益良多。抵達湖口老街時,學生們發揮在校所學的採訪技巧,進行街訪、店家訪談、探索特色攤販,與鄉民有說有笑,落落大方,也贏得鄉民讚賞。
除了探訪湖口老街外,學生們也參訪三元宮、湖口裝甲特色地標等,這些地方及信仰中心,不僅有特色,還具有歷史意義,孩子們受到廟方、店家的熱情歡迎,互動愉快,學生們走出教室,與各行各業對話,拓展視野,也讓學習更有感。
為了保育海洋生物、永續環境,學校棒球隊也到海邊淨灘,尤其學生撿起塑膠垃圾袋、塑膠材質廢棄物時,都不免為海洋生物擔心。因為這些廢棄物無法自然分解,經過日曬、風力或海浪作用,會碎裂成塑膠微粒,一旦被海洋生物誤食,後果不堪設想。學校希望孩子們透過自己的力量,一點一滴改變這個世界。
學校也透過《人間福報》讀報教育,讓學生踐履三好,形成善的循環。教務處課研組教師賴富珍表示,《人間福報》報導的內容,適合不同年齡層的學生閱讀,各行各業的投稿文章也都富有啟發意義,可以做為學生學習的對象。
賴富珍指出,《人間福報》內容多元,對於課業壓力大的國中生而言,要找時間閱讀並不容易,透過靜心閱讀報紙,搭配書寫學習單,導師們較易執行,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意願,並根據學生的心得進行評選與獎勵,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。
教師柯秀美表示,《人間福報》推動人間真善美及慈悲與付出,藉此讓學生學習感恩。她發現,學生最喜歡自然、科學及發明類的文章,這些報導貼近生活且易懂,能增加知識,並提升閱讀和寫作能力與社會連結。
九年級導師左蓓蓓說,她利用早自習時段,讓學生分組閱讀《人間福報》,相互討論分享心得,並推動「三好班級」計畫,運用讀報實施品德教育。七年級班導師王昱茹則會先閱讀頭版新聞,摘要重點分享給學生,引導學生具備國際時事觀。
王昱茹指出,師生共同讀報,聊天的話題增多了,彼此的互動也提高,從中可發掘學生良善的心。學校讀報教育不僅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、寫作技巧,並在潛移默化中型塑學生的品德與責任感,這些都是讀報教育帶來的正向改變。
校長張君豪表示,隨著社會的快速變遷與全球化影響,教育已不再侷限於課本知識的傳授,品德教育和國際視野的培養益形重要。為了讓學生懂得「知福惜福、愛惜食物」,學校自14年前起舉辦「總舖師大賽」,學生比手藝,也學習感恩。
張君豪指出,這項別開生面的活動,最初是希望學生利用營養午餐有限的預算與食材,親手烹飪出美味佳餚,從活動中體會「誰知盤中飧、粒粒皆辛苦」的涵意,學習凡事應懂得珍惜與感恩。
參賽學生必須透過團隊合作,在90分鐘內完成4道色、香、味俱全的美食,以有限的預算,做出好吃、營養又不浪費任何食材的一餐,除了注重菜色、口味及烹飪環境的整潔外,還要進行解說及接受評審提問,才能爭取到最高榮譽。
學校另一項特色課程「新湖騎跡」,透過騎單車來認識地方、學習維修技能、採訪技巧等。學生在出發前,必須通過單車路考測試,再由學校教師傳授單車維修技巧、小隊路騎應注意事項,還要學習採訪技巧、問話禮貌等功課,才能與地方良好互動。
張君豪表示,「新湖騎跡」活動,學生騎單車從學校出發,經信勢國小、新湖國小到湖口老街,沿途有4公里的長爬坡路段,對學生的體力、耐力是一大考驗,所幸沿途有美麗的茶園風光,學生也可以順道採訪茶農。
他說,今年途經信勢國小時,受到信勢國小校長曾德鴻熱情接待,曾校長還分享自己改裝單車的經驗,讓學生獲益良多。抵達湖口老街時,學生們發揮在校所學的採訪技巧,進行街訪、店家訪談、探索特色攤販,與鄉民有說有笑,落落大方,也贏得鄉民讚賞。
除了探訪湖口老街外,學生們也參訪三元宮、湖口裝甲特色地標等,這些地方及信仰中心,不僅有特色,還具有歷史意義,孩子們受到廟方、店家的熱情歡迎,互動愉快,學生們走出教室,與各行各業對話,拓展視野,也讓學習更有感。
為了保育海洋生物、永續環境,學校棒球隊也到海邊淨灘,尤其學生撿起塑膠垃圾袋、塑膠材質廢棄物時,都不免為海洋生物擔心。因為這些廢棄物無法自然分解,經過日曬、風力或海浪作用,會碎裂成塑膠微粒,一旦被海洋生物誤食,後果不堪設想。學校希望孩子們透過自己的力量,一點一滴改變這個世界。
學校也透過《人間福報》讀報教育,讓學生踐履三好,形成善的循環。教務處課研組教師賴富珍表示,《人間福報》報導的內容,適合不同年齡層的學生閱讀,各行各業的投稿文章也都富有啟發意義,可以做為學生學習的對象。
賴富珍指出,《人間福報》內容多元,對於課業壓力大的國中生而言,要找時間閱讀並不容易,透過靜心閱讀報紙,搭配書寫學習單,導師們較易執行,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意願,並根據學生的心得進行評選與獎勵,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。
教師柯秀美表示,《人間福報》推動人間真善美及慈悲與付出,藉此讓學生學習感恩。她發現,學生最喜歡自然、科學及發明類的文章,這些報導貼近生活且易懂,能增加知識,並提升閱讀和寫作能力與社會連結。
九年級導師左蓓蓓說,她利用早自習時段,讓學生分組閱讀《人間福報》,相互討論分享心得,並推動「三好班級」計畫,運用讀報實施品德教育。七年級班導師王昱茹則會先閱讀頭版新聞,摘要重點分享給學生,引導學生具備國際時事觀。
王昱茹指出,師生共同讀報,聊天的話題增多了,彼此的互動也提高,從中可發掘學生良善的心。學校讀報教育不僅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、寫作技巧,並在潛移默化中型塑學生的品德與責任感,這些都是讀報教育帶來的正向改變。
最新消息
佛光山金光明童軍團淨灘行動 以行動守護永續環境
2025-11-13親子彩繪燈籠 創意綻放法華禪寺
2025-11-13心保和尚與菲國佛光人接心 共祈行菩薩道發菩提心
2025-11-13逢甲大學參訪惠中寺 體悟娑婆的「妙法蓮華」
2025-11-13曼城佛光會和童軍齊赴英國國殤周日 與在地居民同祈世界和平
2025-11-13四海都有佛光人 光明寺喜迎郵輪旅行團
2025-11-13從心出發共育菩提 台北道場愛心媽媽培訓啟發新視野
2025-11-13屏東講堂知賓培訓 樹立佛光人專業形象
2025-11-13香雲寺關懷社區 參與奧斯汀退伍軍人節遊行觀摩學習
2025-11-13COP30藍區發表會 佛光會倡議環保與心保
2025-11-13
相
關
消
息







